历年来,青铜峡市场监督管理局对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在坚持抓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前提下,进一步提升了餐饮业服务食品安全水平,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截止目前,青铜峡市全市共有餐饮服务经营者1356家,单位食堂132家,其中学校(含有托机构)食堂44家(其中4家未运营),养老机构食堂4家。
持续实施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
一是提升餐饮监管能力。局领导高度重视餐饮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要求执法人员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和“餐饮服务监督检查要点表”的规定全方位开展监管,发现问题、掌握情况,制定强有力的措施盯紧整改,促进餐饮监管到位;
二是落实餐饮服务提供者主体责任。强化餐饮服务单位主体责任意识,建立并落实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对发现存在的风险及时整改。严格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原料控制及进货查验、餐饮具清洗消毒、餐饮服务过程控制、从业人员培训等制度,定期清洗和维护加工、贮存、陈列等设施设备,严把原辅料购进关、食品及原料贮存关、餐饮加工制作关、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关、环境卫生控制关、“明厨亮灶”关、餐厨垃圾废物处置关,认真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最大限度减少食品安全隐患;
三是实施风险分级管理。按照宁夏餐饮食品风险分级管理要求,对餐饮服务提供者科学分类,实施分类监管,全市餐饮单位分级管理达到98%以上。通过明确风险等级实施不同方式的监督管理,把风险分级管理与日常监督检查、“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监管”相结合,督促餐饮服务提供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提高监管工作效能和食品安全风险管控能力,指导餐饮服务提供者改进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持续推动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
加强对学校、校外供餐单位、校园周边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开展春季校园食堂、校外供餐单位整治,加大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力度和频次,截至目前检查学校(托幼机构)156家次。按照《自治区市场监管厅关于推进餐饮服务风险分级管理工作的通知》(〔2022〕888号),将全市40家实际运营学校食堂和1家集中供餐单位全部评定为D级风险。对已安装的校园持续保持全面开机状态,新设立校园食堂要求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全市39家中小学、幼儿园食堂、1家集中供餐配送单位、3家小饭桌已建成“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系统全覆盖。
一是建立健全落实各项食品安全制度。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强化校长园长负责制。确保开学后学校食堂的场所、设施、设备、餐饮具进行全面维护和清洁消毒,保证餐厅设备能够安全正常运行,规范食品加工制作行为,严格落实食品留样制度;二是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确保学校周边食品安全。实行全覆盖监督检查。对校园周边餐饮门店和食品销售单位实行全覆盖监督检查,持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和频次,深入排查使用腐败变质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等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严惩重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校园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杜绝“三无”和假冒伪劣、腐败变质、过期食品进入学校;定期开展联合监督检查,监督经营者守法经营;严厉打击校园周边餐饮门店和食品销售单位无证无照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等行为,校园周边200米内不办理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营业执照》
强化对小饭桌及0-3岁婴幼儿照护机构餐饮安全监管。经过排查,目前我市有17家小饭桌、0-3岁婴幼儿照护机构3家,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小饭桌、幼托机构的场所、设施、设备、餐饮具进行全面维护和清洁消毒,严把餐饮食品安全责任关;开展校外供餐单位品安全检查。深入校外供餐单位宁夏天元中季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青铜峡分公司后厨检查,要求供餐单位严格按照出餐流程、餐饮操作规范操作,要求其餐饮从业人员认真学习《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认真做好每一餐食,确保校外供餐的食品安全。
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
青铜峡市食药安委办联合市场监管局、教育局、公安局、卫健局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依照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排查整治学校食堂在食品采购、存储、加工、配送、供餐等关键环节的问题隐患,指导督促学校、幼儿园食堂负责人要落实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食堂及集体配餐公司要做到操作规范、加工合理;重点排查学校食堂承包经营行为、互联网+明厨亮灶”情况,监督学校(幼儿园)校(园)长、食堂管理人员、家委会成员安装“互联网+明厨亮灶”APP,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完善卫生、教育、市场监管、学校、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协作机制,细化管理举措、落实岗位职责,有效提高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水平,坚决杜绝校园食源性疾病、食品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强化风险监测预警、规范开展校园食源性疾病防控和校园食品安全事件调查处置工作;
坚持“拿前预防、提前千预、教育为主、惩治为辅”原则,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有效预防校园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件发生,全力做好全市校园食品安全保护工作。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青铜峡市工作专班依法查处校园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杜绝“三无”和假冒伪劣、腐败变质、过期食品进入学校,规范校园食堂以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行为。共计办理校园食品安全案件6起,均实行简易程序,3起予以警告,3起处以罚款0.21万元。
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加强网络餐饮服务。
重点检查美团、饿了么外卖员人员管理、入网餐饮户资质审核把关。约谈美团、饿了么4次,抽查网络订餐实体店95家次;助力巩固全域旅游、文明、卫生城市。检查黄河大峡谷景区、黄河楼景区,叶盛、大坝农家乐102家次,巩固龙海食品安全示范街成果,大力营造良好的旅游市场餐饮消费环境;
打造“清洁厨房”,保障食品安全。为了引导餐饮单位对标清洁厨房建设标准规范发展,带动全市餐饮质量安全水平整体提升,我单位充分调动执法人员和餐饮经营者参与清洁厨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联动协作,共同推动餐饮行业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精细化管理,累计检查我市大型餐饮136家次,中型餐饮705家次,小型餐饮162家次
保障重大活动餐饮食品安全。坚持预防为主、科学管理、属地负责、分级监督、技术保障的原则,保障牛首山庙会、第四届吴忠早茶美食文化节等重大活动,保障过程中无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严格落实制止餐饮浪费专项整治工作。
对各领域内的餐饮服务经营者进行制止浪费整治情况专项检查,要求经营者张贴厉行节约宣传海报、摆放反食品浪费桌签、主动告知消费者按照用餐人数合理点餐。先后出动执法人员1084人次,共督促指导餐饮服务经营者开展自查自纠1785家次,监督检查餐饮服务经营者1583家次,其中发现未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的经营户有26家次。
充分利用上门宣传、媒体宣传等形式,向餐饮服务经营者发放反餐饮浪费宣传画1500份、“公筷公勺”行动倡议书1200份、“光盘行动”倡议书1200份,并要求餐饮服务经营者签订“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承诺书1200份,自查不到位、无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未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醒等浪费严重的经营者依法查处,引导餐饮服务经营者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各领域群众反浪费意识,力促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工作常态化推进。
组织专题培训班9个,共计培训餐饮从业人员800余名、发放培训资料850份、培训监管人员154人次,切实增强餐饮服务经营者反食品浪费意识,提高监管人员的执法水平。截至目前,依法纠正、查处了3起餐饮服务经营者未提醒消费者防止食品浪费的违法行为,积极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社会氛围,积极劝阻食品浪费行为。
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存在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因网络升级和电源问题存在离线情况;在学校、养老机构、职工食堂、社会餐饮等食品安全监管检查中发现个别工作人员着装不规范,上岗未戴口罩,地面有积水,食品原料堆放不整齐、未离墙,加工间放置杂物;个别学校食堂食品留样不规范。
有的学校食堂食品留样登记制度比较健全,并配备了食品留样专柜,但留样标签内容填写不全、粘贴不规范,有的留样不够克数等;部分小餐饮(营业面积150平米以下)小餐饮多是夫妻店、亲戚店,有的甚至仅有一人经营,既是老板,又是厨师和服务员,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没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严格执行餐饮操作规范要求,不积极响应文明餐桌活动。
针对存在的问题,青铜峡市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人李金川表示:“ 下一步,青铜峡市市场监管局将严守全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底线,全力以赴做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一是继续深入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工作。持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坚决的态度、严实的举措、迅速的行动,敢于动真碰硬,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承包经营企业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压实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以“三个一批”和“一项公示”为重点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督促整改到位,积极探索完善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标准规范,健全长效制度机制;
二是落实校园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督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餐饮服务提供者依法配齐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具体职责,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严格执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
三是查漏补缺持续强化餐饮业全面整治。进一步强化工作举措,持续开展进校园等活动,建立健全问题清单,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地,梳理形成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机制建设现果,确保餐饮质量安全提升工作常态长效。加大“互联网+明厨亮灶”餐饮智慧化监管督查力度,确保使用率100%。继续加强学校、职工、养老机构等食堂软硬件提升,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进一步筑牢食品安全防线,让大家吃得安全、放心。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并结合日常巡查,加大对餐饮食品监管力度,引导餐饮服务单位不得经营野生动物菜肴,加大对餐饮食品监管力度,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以检查发现问题为指引,在宣传教育、意识提升上下功夫,开展“清洁厨房”提升行动、评价和公示等工作,推动餐饮服务单位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提升餐饮服务单位厨房软硬件水平,实现场所环境清洁卫生,食品污染有效控制,带动餐饮食品安全水平整体提升。引导餐饮服务单位积极转变经营理念,优化经营方式,调整经营策略,创新产品样式、服务形式、用餐方式,倡导节约生活;
四是加强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根据重大活动的性质和规模成立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组织机构、制定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方案和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加大对执法人员和驻点人员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建立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的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监管队伍,认真做好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五是持续推进制止餐饮浪费。持续开展制止餐饮浪费工作,将餐饮浪费纳入监督检查要点,线上线下同步开展监督检查。重点抓好餐饮外卖浪费行为监管,督促网络餐饮平台、餐饮外卖商家严格落实《反食品浪费法》等相关规定,压实平台和商家主体责任。常态化开展反食品浪费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活动,强化舆论引导,营造良好节约氛围;
六是持续提升农村餐饮食品安全水平。加大承办宴席餐饮单位特别是农村集体聚餐主办方和承办方的监管力度,对流动厨师、涉厨人员加强管理培训,督促承办者严格落实信息报告、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原料采购和贮存、加工制作、清洗消毒等规范要求,防范农村集体聚餐风险。配合教育部门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自查自纠;
七是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开通并公布举报邮箱、举报电话,在收到投诉举报后,第一时间受理和处置公众反映的食品安全问题,确保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周海鹏 王翔 郭朝阳 徐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