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显示,近日,上海和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府捞面”),因发布广告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违反广告法,被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3万元。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经查明,当事人于2024年12月26日,将自行设计制作印有“中式面馆第一品牌”的广告牌放置于各直营门店(分公司)入口处,用于商品展示及对外宣传。2025年1月6日,执法人员依据举报对当事人直营分公司“和府捞面”张杨北路店现场执法检查时,查见上述广告牌摆放在该门店店堂入口处。案发后,当事人立即对上述广告牌进行撤换,至2025年1月20日,所有直营门店均完成整改。
此前因食品广告中涉及疾病治疗功能被罚
和府捞面去年也因为广告违规被罚款。
2024年7月,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和府捞面子公司南京坤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发布的食品广告中涉及疾病治疗功能,违反了广告内容管理规定。依据《广告法》第58条规定,南京市秦淮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该公司处罚款6万元。
记者注意到,上述新品为和府捞面推出的衣藻低脂面。海报中,和府捞面称,该款面添加的莱茵衣藻辅助降血糖。
同城门店差价20%和府捞面被指背刺打工人
4月,有消费者在青蜂侠·青年守护平台投诉和府捞面“差价刺客”:点的是一模一样的餐,不同门店价格却不同,随后该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据北京的消费者反映,其在和府捞面不同门店购买同款产品时,遭遇价格差异,其中草本酸辣肥牛面在三里屯SOHO门店售价29元,而在望京华彩新店则高达36元,差价幅度达20%。此外,草本番茄肥牛面、沪弄堂葱油拌面等多款产品亦存在类似价格梯度,消费者质疑品牌存在“价格刺客”行为。
据北京商报,针对争议,和府捞面4月24日回应称,价格差异源于门店分级策略。据品牌方解释,其根据门店开业时间、装修标准及服务品质将全国门店划分为A、B、C三类,不同等级门店在定价上存在差异。例如,A类门店因采用更高标准的装修设计、智能化服务系统及快速出餐流程,运营成本显著高于普通门店,因此产品定价相应上浮。
品牌工作人员举例称,A类门店的草本酸辣肥牛面因搭配定制餐具、提供个性化服务,价格较B类门店高出7元,但核心食材与烹饪工艺保持一致。“如果说想区分的话,只能到店问工作人员。吃的一样,但是有些东西,比方说我们操作不一样。(A类门店)出餐速度比(B类门店)快了很多……”。
但有消费者指出,在点餐过程中并未被明确告知门店等级与价格关联,且品牌官方小程序未标注价格梯度信息。
不久前召开的2024年度总结暨2025战略大会上,和府捞面的创始人李学林披露,受益于过去消费升级,和府捞面发展迅速。2024年全年和府捞面营收达25亿元,但和府捞面2024年的同店销售额同比下滑15%。